考研英语翻译部分:常见误区与高分策略解析
在考研英语的翻译部分,很多考生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准确理解原文并流畅地表达。本文将结合2000年至2014年的真题,分析常见的翻译问题,并提供实用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提升翻译能力。无论是长难句的拆分,还是词汇的精准选择,我们都会一一详解,让你在翻译部分少走弯路。
常见问题解答与深度解析
问题一:如何处理英语中的长难句?
英语长难句是考研翻译的难点之一,考生往往因为结构复杂而难以准确理解。以2008年真题中的一句为例:“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present unemployment statistics is not a loss of jobs but a decline in the rate at which new jobs are being created.” 这句话包含两个分句,主句是“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present unemployment statistics is not a loss of jobs”,从句是“but a decline in the rate at which new jobs are being created”。翻译时,首先要明确主句的主干是“cause is decline”,而“not a loss of jobs”和“but a decline”是并列的表语。从句中的“the rate at which new jobs are being created”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decline”。因此,可以拆分为两个中文句子:“当前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失业岗位的减少,而不是新岗位创造速度的下降。”这样的拆分既保留了原文的逻辑,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多练习类似的长难句,通过画结构图的方式理清句子成分,再逐步进行翻译。
问题二:如何准确翻译专业术语?
专业术语的翻译是考研翻译的另一大挑战。以2012年真题中的“globalization”为例,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翻译。比如,“economic globalization”通常译为“经济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则译为“文化全球化”。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一些固定搭配也需要积累,例如,“due to”可以译为“由于”,“as a result of”可以译为“作为……的结果”。在翻译时,切忌生硬地直译,而要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例如,“The company is facing a decline in revenue due to increased competition.” 可以译为:“由于竞争加剧,该公司收入有所下降。”这样既准确又自然。考生可以通过真题积累常见术语的翻译,并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
问题三: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很多考生在翻译时会出现中式英语,即按照中文的表达方式直接翻译,导致句子生硬、不地道。以2004年真题中的一句为例:“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company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profits, it remains committed to social responsibility.” 如果直译为“尽管公司取得了显著的利润,它仍然致力于社会责任”,虽然意思正确,但不够流畅。更自然的翻译是:“尽管公司利润显著,但仍坚守社会责任。”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避免中式英语的关键在于多阅读高质量的中文译文,学习地道的表达方式。考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或将长句拆分为短句。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培养自己的语感,减少翻译中的中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