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学考研选择题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2020年历史学考研选择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对历史事件细节和脉络的深入理解。不少考生在答题时感到困惑,尤其是在涉及跨学科或冷门知识点的题目上。本文将结合真题,针对几类高频考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理清答题思路,提升应试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准确区分古代中国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在2020年历史学考研选择题中,有一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辨析能力。题目要求选出“郡县制”与“封国制”的主要区别。正确答案是C:“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地方无独立性;而“封国制”则是分封亲属功臣,地方拥有相对自治权。这一考点需要考生掌握两种制度的设立背景、运行机制及历史影响。具体来说,“郡县制”源于秦朝,强调中央集权,官员有任期限制;而“封国制”则常见于西周,通过分封维系统治。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这类题目往往需要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进行分析,避免死记硬背。
问题二:为什么“文艺复兴”被称为“黑死病”后的文化重生
2020年真题中有一道题目询问“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正确选项指出其与“黑死病”后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答案解析需要考生理解,14世纪的瘟疫导致欧洲人口锐减,传统教会权威动摇,为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考生应明确,“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文化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批判中世纪神学,强调人性解放。答题时需注意区分其与“宗教改革”的区别——前者侧重文化领域,后者则直接挑战教会权威。这类题目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深层动因的分析能力。
问题三:如何判断“大航海时代”对世界格局的真正影响
在2020年选择题中,有一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大航海时代”影响的判断。正确答案强调其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状态,促进了全球化进程。考生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点:航海活动推动了商业革命,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殖民扩张导致亚非拉地区被迫卷入世界市场;科技发展(如造船术)为后续历史进程奠定基础。答题时需避免将“新航路开辟”与“地理大发现”混淆,前者是技术行为,后者是社会结果。考生还应了解不同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殖民策略差异,这往往是命题者的隐形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