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翻译十五个得分点详解:常见问题权威解答
文章介绍
考研翻译是很多同学的薄弱环节,但只要掌握得分技巧,完全有机会拿高分!本文整理了十五个得分点常见问题,从词汇选择到句式处理,从文化差异到语法运用,一一为你剖析。无论你是基础薄弱还是追求高分,这些干货都能帮你少走弯路。内容结合历年真题,分析细致入微,让你轻松理解翻译评分标准,快速提升应试能力。
十五个得分点常见问题解答
1. 翻译时如何确定最佳词汇?
在考研翻译中,词汇选择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得分。考生常犯的错误包括:①望文生义(如将"pioneer"直译为"拓荒者"而非"先驱");②过度使用成语(如将"make a decision"译为"做出决定"而非更地道的"take a decision");③忽视词性转换(如将"be interested in"中的介词误译为动词)。正确方法应结合上下文语境:首先判断词性,其次分析搭配关系,最后考虑文体风格。例如,"play a role"在正式文体中可译为"play a part"或"assume a role",在口语中则用"play a part"。建议准备一本《考研核心词汇搭配手册》,重点记忆动词+介词/副词固定搭配,如"make progress in..."(在...方面取得进展)、"insist on..."(坚持)等。
2. 处理长难句时有哪些技巧?
考研翻译中常见的长难句处理误区包括:①主谓宾结构分析不清(如将英文从句全部按中文习惯前置);②忽略非谓语动词(如将"Having finished the work"误译为"完成工作后"而非"工作完成后");③文化负载词直译(如将"be on cloud nine"译为"在九霄云外")。高效方法可采用"拆分重组法":①用铅笔标出主谓宾成分;②将状语、定语从句单独标注;③按中文表达习惯重新排序,但需保持逻辑连贯。例如,"The company, which was founded in 1998 and has expanded rapidly, will open three new branches next year."可拆分为"这家1998年成立并迅速扩张的公司,明年将开设三家新分店。"注意保留"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体现原文补充说明的语气。
3. 如何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错误?
文化差异是翻译失分的常见原因。典型错误包括:①将"Thank you"译为"谢谢"(忽略英文中"Thank you"的频繁使用);②将"make a decision"译为"拿个主意"(缺乏正式感);③误将"be in shock"译为"受到震惊"(应理解为"如遭雷击")。解决方法需建立"文化参照系":①准备《英汉文化差异对照表》,重点记忆商务、学术、日常用语差异;②多阅读双语报刊(如《经济学人》中文版),积累文化习语;③对中国特色表达做好注解准备(如"吃大锅饭"译为"communal dining system")。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不可直译为"下猫下狗",而应译为"大雨滂沱"。建议将文化差异词汇分类记忆:①饮食文化(如"teacup"译为"茶杯"而非"茶碗");②颜色隐喻(如"green with envy"译为"嫉妒得发绿");③社交礼仪(如英式"Cheers"与美式"Cheers/Bone"的场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