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多选题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多选题是考研政治的"拦路虎",如何突破?
考研政治多选题是很多同学的难点,因为它不仅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考验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能力。很多同学反映,做对的多选题少,要么选多了要么漏选了,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排除干扰项的能力不足。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解析几个典型的多选题,帮助你掌握解题技巧。
为什么多选题成为考研政治的难点?
多选题之所以让考生头疼,主要有三个原因。多选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交叉考查,需要考生具备系统的知识框架。很多选项看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答案,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再者,多选题的评分机制是"少选得一分,多选不得分",这给考生增加了心理压力。根据历年数据,多选题的得分率普遍低于单选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它的难度。要想攻克多选题,考生需要做到三个"要":要全面掌握考点、要善于排除干扰、要总结常见陷阱。
多选题解题技巧与常见考点解析
1.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基本矛盾
问题: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发展,以下哪些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过程?
答案: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确实推动着社会发展,正确选项包括: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 这两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4. 矛盾的解决形式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5. 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释: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种矛盾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的运动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始社会主要是生产力极其低下导致的矛盾,进入阶级社会后则表现为阶级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革,而不是阶级斗争。理解这一点对于解答相关多选题至关重要。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哪些?
答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 1. 毛泽东思想 2. 邓小平理论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 科学发展观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过程。这一过程产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上述五个选项都是正确答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它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考生需要记住这五个理论成果的名称,并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内容。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 1. 坚持党的领导 2. 人民当家作主 3.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民意志的正确道路。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再次,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第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方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重要内容。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例如,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全面把握,避免遗漏重要方面。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基本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例如,富强、民主是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而爱国、敬业则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考生需要准确记忆这三个层面的内容,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多选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会出现一些看似相关但实际上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干扰项,考生需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