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grant词义详解

更新时间:2025-09-13 13:20:01
最佳答案

考研英语中“Grant”的多重含义深度解析与常见误区

介绍

在考研英语的词汇学习中,“Grant”这个词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从政府拨款到正式的同意,再到简单的“给予”,这个单词的用法灵活多变。很多考生容易将其与“G rant”混淆,或者误以为它只有“拨款”这一种意思。实际上,掌握“Grant”的多种词性和用法,不仅能在阅读中准确理解文章,还能在写作中更灵活地表达观点。本篇将结合考研英语的常见题型,深入解析“Grant”的词义,并解答考生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帮助你彻底告别理解误区。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Grant”作为名词和动词的区别是什么?如何通过上下文判断?

答案: “Grant”作为名词时,通常指政府或机构提供的资金、补助或正式的批准,例如“research grant”(研究资助)或“land grant”(土地拨款)。而作为动词,“Grant”则表示“同意给予”或“准予”,常用于正式场合,如“grant a request”(批准请求)或“grant permission”(给予许可)。在考研英语中,判断“Grant”的词性关键在于看其前后搭配。如果后面跟名词(如“a grant for study”),通常是名词;如果后面跟从句或名词性结构,则更可能是动词。例如,“The university granted him a scholarship”中,“granted”是动词,意为“授予”;而在“The government grant will fund the project”中,“grant”是名词,指“拨款”。注意一些固定搭配,如“financial grant”(财政拨款)或“grant approval”(批准),也能帮助你快速判断。

问题2:为什么“a grant of”后面常跟名词,而“grant”直接跟宾语时有什么限制?

答案: “A grant of”结构通常用于强调“授予”的具体内容,常见于正式书面语中,表示“一份……的授予”。例如,“a grant of land”(土地的授予)或“a grant of permission”(许可的授予)。这种结构突出了授予的对象,使表达更清晰。而“Grant”直接作动词时,宾语通常是无生命的名词或从句,较少直接跟人名等有生命的名词作宾语,除非在法律或官方文件中。例如,“The court granted the petition”中,“the petition”是无生命的名词,但“grant”直接跟“him a scholarship”则不太自然,更常见的表达是“grant him a scholarship”。要注意“Grant”作为动词时,一般不用于被动语态,即不说“was granted by”,而是说“was granted to”。这种用法在考研英语中常考查,需要特别注意。

问题3:“Grant”和“Gift”在表示“给予”时有什么区别?

答案: “Grant”和“Gift”虽然都表示“给予”,但在正式程度和语境上有所不同。“Grant”通常指经过正式程序或官方批准的给予,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如“a grant of funding”或“grant an interview”。而“Gift”则更偏向于非正式或个人的给予,强调无偿和自愿,如“a gift of money”或“a gift from a friend”。在考研英语中,如果文章描述的是政府行为或正式决定,用“Grant”更合适;如果是个人之间的行为或非官方的给予,用“Gift”更贴切。例如,“The government granted the school additional funds”强调官方行为,而“The teacher gave the student a gift”则强调个人间的善意。注意一些固定搭配,如“grant aid”(拨款)和“gift tax”(赠与税),也能帮助你更好地区分两者。

内容剪辑技巧

在制作关于“Grant”词义的解析视频或文章时,可以采用以下剪辑技巧提升效果:

  1. 分场景演示:用动画或实际案例展示“Grant”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如政府网站截图、学术论文片段等,增强直观性。
  2. 关键词高亮:在文字讲解中突出“grant”的词性变化、固定搭配等关键信息,帮助观众快速抓住重点。
  3. 对比讲解:将“Grant”与“Gift”等易混淆词汇并列对比,通过表格或图示总结差异,加深理解。
  4. 互动提问:在视频中加入选择题或填空题,让观众边学边练,提高参与感。
  5. 慢动作解析:对复杂句型或长难句中的“Grant”用法进行慢动作讲解,帮助观众拆解结构。

通过这些技巧,既能避免内容过于营销化,又能让学习过程更生动有趣,提升知识吸收效率。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百科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200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