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与高频问题深度解析
在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长难句的理解和常见问题的把握是考生得分的关键。这些句子往往结构复杂、逻辑性强,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关键信息。本文将结合常见的句型特征,深入剖析几个高频问题,并提供详尽的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阅读挑战。
问题一:如何快速识别句子主谓结构?
在考研英语阅读中,长难句的主谓结构是理解句子的核心。很多句子包含多个从句或插入语,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快速定位主谓:
- 从谓语动词入手,向前寻找主语。
- 注意关系代词(如who, which, that)和介词(如of, in)引导的从句,避免误判主语。
- 使用缩写形式(如don't)时,要补全主语(如do not)。
例如,在句子"The man who lives next door, whom you often see walking his dog, is a retired teacher"中,主语是"The man",而"whom you often see walking his dog"是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理解了主谓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句意。很多考生容易忽略插入语,导致误读,因此练习时要刻意标注主谓,形成习惯。
问题二:如何应对复杂修饰成分?
复杂修饰成分(如分词、不定式、同位语)是考研英语阅读的难点。它们不仅增加句子长度,还可能改变句子重心。考生需要掌握以下技巧:
- 分词短语(现在分词表主动,过去分词表被动)通常紧跟所修饰的名词。
- 不定式短语常作目的状语或表语,需注意其逻辑关系。
- 同位语通常紧跟被解释的名词,用冒号或破折号隔开。
例如,"The company, which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plans to open three new branches next month"中,"which has expand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是修饰"The company"的定语从句,而"plans to open three new branches next month"是表语。考生容易将表语误认为谓语,从而理解偏差。建议练习时用铅笔划出修饰成分,并标注其作用,长期训练后就能快速识别。
问题三:如何处理并列结构中的逻辑关系?
并列结构在考研英语阅读中非常常见,但考生往往忽略并列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并列结构包括连词(and, but, or)、分号、冒号等。处理这类句子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并列成分在意义上可能存在转折、递进或对比关系。
- 并列成分的语法结构必须一致,否则会形成病句。
- 注意插入语对并列关系的干扰。
例如,"She finished her work on time, but she was too tired to go out with her friends"中,"but"表明前后句存在转折关系,即工作完成但拒绝社交。很多考生会忽略"but"的作用,直接将两个句子割裂理解。因此,遇到并列结构时,一定要先判断连词或标点的作用,再分析整体意义。并列成分中的被动语态(如"were elected")也要特别注意,它可能改变句子的主动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