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最后两月太难熬 什么动力支撑你
支撑考研最后两个月坚持下去的核心动力是明确的目标与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期待,包括实现学业提升、弥补过往遗憾以及追求个人情感体验的满足感。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学业目标:考上研究生是核心驱动力直接目标导向:面对专业课背诵困难、英语提升缓慢、政治未开始复习的困境,“考上研”成为突破当前焦虑的关键出口。
三:手表代替手机。养成带手表或电子表的习惯,需要看时间时看手表即可、手机设置静音,放在视线无法触及的地方,比如书包,桌洞。可能前几天你会觉得难熬,感觉错过很多消息,坐立不安,但是坚持一星期你就会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没有那么重要,能给你发信息的只有10086。
晚上十一二点才拖着身子回到寝室,从未觉得孤独原来是这么难熬。更别说那些二战三战的,好的学校去不了,差的学校又不甘心,错过了找工作的时机,好像怎么选都是错的;辞职考研的人更是顶着各种压力,重新拾起书本,背水一战。
用日记减轻压力 考研过程中的压力不小,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二战生,每天强迫自己去学,久而久之,就会心生烦躁,胡思乱想,就会想要有一瞬放弃的念头,压力过大,让我觉得日子难熬。
明确考研动机考研是一场孤独的修行,需强大的内驱力支撑。我的考研动机源于高考失利:体考前腹股沟拉伤导致专业成绩从预期140分跌至113分,最终进入一所普通大学。从那时起,考研的种子便埋下。建议:备考前需明确目标(如提升学历、实现梦想等),避免因逃避就业或跟风而半途而废。
考研最好从大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学习,只有每门课学得踏实,最后总复习才不会觉得像是在预习,只有平时的功夫到位了,考研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慌乱,任何一件事情匆匆忙忙,虽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那已经是最后没时间的地步了,是用来安慰别人的话,不能让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