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考研数学基础30讲与18讲重点难点深度解析
在考研数学的备考过程中,张宇老师的《基础30讲》和《基础18讲》是许多考生手中的核心资料。这两本书系统地梳理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但不少考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将针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后续的强化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高效利用《基础30讲》和《基础18讲》进行复习?
《基础30讲》和《基础18讲》虽然内容紧密相关,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30讲》更注重基础概念的详细讲解,适合零基础或基础薄弱的考生;而《基础18讲》则更强调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快速提升的考生。高效利用这两本书,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数学基础水平,然后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复习:
- 先通读《基础30讲》,对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定理有初步了解,不必追求细节,重点在于建立知识框架。
- 结合《基础18讲》,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尤其是那些常考的题型和解题技巧。
- 在做题过程中,对照两本书的例题和习题,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定期回顾,尤其是对那些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可以反复阅读相关章节,直到完全理解。
建议考生在做题时,不要只满足于得出正确答案,而是要深入思考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能力。张宇老师在书中也强调了“多做题,多总结”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牢记。
问题二:《基础30讲》中的某些概念难以理解,如何突破?
在《基础30讲》中,确实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比如极限、连续性、导数等,这些内容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这类问题,考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突破:
- 多看例题,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抽象的概念。张宇老师在书中对每个概念都配有详细的例题,建议考生仔细研究这些例题。
- 结合图形理解,很多数学概念都可以通过图形来直观解释,比如极限可以通过数列的图像来理解,导数可以通过切线的斜率来理解。
- 多问自己“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这个定理成立?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通过不断提问,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如果自学仍然有困难,可以考虑参加张宇老师的线下课程或者找一位数学基础好的同学进行讨论。
建议考生在做题时,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来,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三:《基础18讲》中的题型总结是否足够全面?
《基础18讲》在题型总结方面做得相当不错,涵盖了考研数学中大部分的基础题型,但要说足够全面,可能还是有些欠缺。这是因为考研数学的题目种类繁多,而且每年的出题风格都会有所变化。因此,考生在使用《基础18讲》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只满足于书中的例题和习题,要主动去寻找更多的题目进行练习,尤其是那些书中的经典题型。
-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体系。
- 关注历年真题,通过真题来了解考研数学的出题风格和难度,这样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参考一些其他的辅导资料,比如张宇老师的《高数18讲》和《线代9讲》,这些资料在题型总结方面可能更加全面。
《基础18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复习资料,但考生在使用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考研数学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