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大纲核心考点常见疑问与权威解答
考研政治大纲核心考点常见疑问与权威解答
考研政治大纲作为考生复习的指南针,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个重要板块。这些内容不仅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更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然而,在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知识点理解困难、答题思路不清晰、时政热点把握不准等。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研政治的核心考点,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够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考研政治大纲的教材内容丰富且具有理论深度,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理念,形势与政策中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国际关系格局等,都需要考生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理解。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紧密相连,因此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考点。辩证唯物主义主要研究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规律,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历史唯物主义则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时,考生需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即事物在数量上的渐进变化和质上的飞跃;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即事物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同时,历史唯物主义也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对比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史观的区别,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2. 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哪些重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内容。这一理论主要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的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总路线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领导力量、动力和对象。其中,无产阶级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人民大众是革命的主力军,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则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考生需要把握几个重要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的论述,来深入理解这一理论。同时,结合当前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3. 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这三者既有继承关系,又有发展关系,考生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2000年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强调了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在2007年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强调了发展的科学性,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2017年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思想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个部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考生可以把握以下几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重要文件,来深入理解这三者的内涵和意义。同时,结合当前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思考这些理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