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得分不理想?常见问题及高分技巧全解析
在考研英语的翻译部分,很多考生都感到头疼,得分普遍不高。这部分不仅考察词汇和语法,更考验逻辑和表达。如何突破瓶颈,拿到高分?本文将结合历年考生的常见问题,提供实用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翻译部分得分低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吗?
很多考生认为翻译得分低是因为单词不认识,但这只是部分原因。词汇量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准确理解原文并用地道表达。例如,有些考生知道“vulnerable”的意思是“脆弱的”,但不知道在特定语境下可以译为“易受攻击的”或“脆弱的”。长难句的理解也是难点。建议考生在准备时,不仅要背单词,还要注重句子结构和上下文的理解。可以通过分析真题中的长难句,学习如何拆分句子、理清逻辑关系,再逐步合并翻译,避免出现“翻译腔”。同时,积累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如“词性转换”“增译”“减译”等,也能有效提升得分。
问题二:如何避免翻译时出现中式英语?
翻译时出现中式英语,主要是因为考生直接将中文的表达方式套用在英文句子中。例如,中文常用“很”“非常”等副词,但在英文中,过度使用会让句子显得累赘。正确的方法是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式,比如用“extremely”“highly”等更地道的表达。中文的语序和英文不同,考生需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英文习惯。比如,“我昨天去了学校”译为英文时,不能直译为“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而应调整为“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英文语序调整)。再比如,中文中的省略,在英文中往往需要补充完整,如“他累了”译为“He was tired.”而不是“Tired.”。多练习真题,对比参考译文,找出自己的问题,是提升翻译水平的关键。
问题三:翻译部分有没有固定答题模板?
翻译部分虽然不像完形填空那样有固定的选项,但确实有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例如,在翻译因果关系的句子时,常用“because”“due to”“as a result of”等;在翻译比较级时,常用“more...than”“less...than”等。但这些模板只是辅助,不能生搬硬套。最好的方法是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比如,中文的“尽管...但是...”可以译为“although...however...”或“despite...but...”,但后者在英文中较少见,更推荐前者。考生在练习时,可以总结一些高频句型,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逻辑和用法,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