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二翻译题高分秘诀:常见误区与突破方法
在考研英语二的备考过程中,翻译题往往是考生们感到头疼的部分。不仅因为句子结构复杂,还因为需要准确把握原文含义并用地道英语表达。为了帮助大家攻克这一难点,我们整理了几个翻译题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词汇选择、句式转换、时态语态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帮助考生们少走弯路,顺利提高翻译水平。
问题一:如何准确理解长难句中的修饰成分?
很多考生在翻译长难句时,常常被复杂的修饰成分搞得晕头转向。其实,理解长难句的关键在于抓住主干,再逐层分析修饰成分。比如,当遇到一个带有多个定语从句的名词时,可以先将其拆解成独立句子,再根据语境补充逻辑关系。注意一些连接词如“which”“that”“who”等,它们往往标志着修饰成分的开始。例如,在句子“The book which you gave me last week is very interesting”中,“which you gave me last week”是修饰“book”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可以拆解为“你上周给我的这本书很有趣”。这样处理不仅清晰,还能避免语序混乱。当然,如果修饰成分过长,也可以考虑调整语序,比如将定语提前或使用同位语,只要保证意思准确即可。
问题二:词汇选择时如何避免中式英语?
翻译题中的一大忌就是词汇堆砌,尤其是生僻词汇的滥用。很多考生为了显得专业,喜欢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词,结果反而让句子显得生硬。正确的做法是选择最贴切的常用词汇。比如,原文中的“重要”不一定非要翻译成“significant”或“crucial”,用“important”或“essential”可能更自然。注意上下文的一致性,比如时态、语气的统一。例如,如果原文是过去时,翻译时也要保持一致,避免突然切换为现在时。再比如,如果原文是客观陈述,翻译时也要避免加入过多主观评价。比如,“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可以翻译为“This plan is feasible”,而不是“This plan is absolutely possible”,后者显得过于口语化。词汇选择要遵循“自然”“准确”两大原则,切忌生搬硬套。
问题三: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有哪些?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是考生们普遍感到棘手的部分。对于被动语态,首先要判断原文是否强调动作承受者,如果是,翻译时可以保留被动结构,比如“His house was broken into last night”可以翻译为“他昨晚的房子被打破了”。如果强调动作执行者,则可以转换为主动句,比如“His house was broken into by the thieves”可以翻译为“小偷昨晚打破了他房子的窗户”。对于定语从句,关键在于确定先行词,并选择合适的连接词。比如,“The woman 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 is my sister”中,“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是修饰“The woman”的定语从句,翻译时可以拆解为“穿着红色衣服的那个女人是我的姐姐”。如果从句过长,也可以考虑使用同位语或分词结构,比如用“with red dress on”替代“who is wearing a red dress”,使句子更简洁。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让译文既准确又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