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Text 3)答案解析及常见疑问解答
在考研英语的众多题型中,阅读理解(Text 3)常常让考生感到头疼,尤其是2004年的真题,不仅考察了词汇和语法,还涉及了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本文将结合当年阅读理解Text 3的答案,针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解题思路,避免类似错误。
2004年考研英语阅读Text 3答案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为什么第3题的答案是C而不是D?
第3题问的是“作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通过立法来规范技术发展”。许多考生可能误选D选项“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但实际上文章第2段明确指出,作者认为单纯依靠技术进步无法解决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干预。具体来说,文章提到“regulatory frameworks”和“legislation”,强调的是对技术应用的限制和规范,而非盲目支持研发。D选项虽然看似合理,但并未完全覆盖作者的核心观点,因此C选项更为准确。
问题2:第5题的出题思路是什么?为什么A选项是最佳答案?
第5题是一道细节题,问的是“文章中提到‘the digital divide’具体指的是什么?”,正确答案是A选项“不同地区在信息技术普及程度上的差距”。一些考生可能会被文章中“economic disparities”等干扰信息迷惑,误选B选项“贫富差距”。但文章第4段明确指出,“the digital divide”的核心是“access to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的可及性差异。作者通过对比城市和农村的案例,强调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备上,还涉及网络服务和社会资源。因此,A选项更贴近原文的表述,而B选项虽然相关,但并非作者要表达的主要含义。
问题3:第6题的推理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D选项“技术进步最终会造福所有人”不正确?
第6题是一道观点态度题,问的是“作者对技术进步持什么态度?”,正确答案是D选项“谨慎乐观”。一些考生可能会觉得技术进步总是好的,从而误选A选项“完全支持”。但文章通篇都在强调技术进步的双面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例如,第5段提到“unintended consequences”,暗示技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而D选项的“谨慎乐观”正好概括了这种态度:作者认可技术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呼吁社会采取措施避免潜在风险。至于D选项,文章并未明确表示技术最终会“造福所有人”,这种过于绝对的表述与原文的辩证思维不符。
如何高效复习考研英语阅读?
复习考研英语阅读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多积累词汇,尤其是真题中的高频词;练习长难句分析,掌握句子结构;总结常见题型(如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例如,对于细节题,要特别注意定位关键词,避免被干扰信息误导。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逻辑,帮助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