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201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以其深度和广度,成为了考生们热议的焦点。许多考生在作答时遇到了各种难题,尤其是马原、毛中特等模块的题目,不仅考察知识点,更注重分析能力和时政结合。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真题,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提供实用的备考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中马原部分如何得分?
在2013年的考研政治真题中,马原部分的题目往往涉及哲学原理的运用,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要想得分,首先需要扎实掌握基本原理,如唯物史观、辩证法等。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例如真题中有一道题要求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体现,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答题时要条理清晰,分点作答,避免逻辑混乱。例如,可以先用一句话概括原理,再用两到三句话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原理的现实意义。通过这样的答题结构,不仅能够展现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体现分析能力。
问题二:毛中特部分如何把握答题方向?
毛中特部分是考研政治的难点之一,2013年的真题中涉及到了许多时政热点,如“中国梦”的提出等。考生在答题时容易跑题,主要是因为对时政政策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备考时需要多关注党的重大会议和领导人讲话,例如十八大的重要论述。答题时,要紧扣材料,不能脱离主题。比如有一道题要求分析“中国梦”的内涵,考生需要先解释“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再阐述其核心内容,最后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实现。要注意答题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词汇,尽量用规范的政治术语进行阐述。
问题三:史纲部分如何应对材料分析题?
史纲部分的材料分析题往往难度较大,2013年的真题中有一道题要求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考生在作答时容易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创新性。要想得分,首先需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例如“五四运动”的核心是反帝反封建。要结合历史背景进行阐述,如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答题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材料的主题,再分点论述,最后总结其历史地位。要注意答题的深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挖掘其背后的历史逻辑。例如,可以分析五四运动如何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