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完全不会了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5-09-16 07:28:01
最佳答案

考研数学完全不会了怎么办?实用自救指南

考研数学是众多考生的“拦路虎”,不少同学在备考过程中会遇到完全听不懂、做题没思路的窘境。别担心,这很正常!本文从基础薄弱到冲刺阶段,手把手教你如何系统性地弥补数学短板,即使现在完全不会,也能通过科学方法逐步找回信心。内容涵盖心态调整、学习方法、资源选择等关键点,帮你少走弯路,高效逆袭。

常见问题解答

1. 数学基础差到完全不会,从哪里开始学?

很多同学觉得数学像天书,无从下手。其实最关键的是“捡起笔头”重新认识高中知识。建议先从最基础的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开始,每天用1小时过一遍教材概念,配合基础题册(如《高考数学基础题集》)做填空选择。不要急于求成,重点是建立“数感”。比如学函数时,多画图像理解单调性、奇偶性,把抽象概念具象化。同时找考研数学导学课(如汤家凤基础班),跟着老师的节奏梳理框架,每周整理思维导图,标注自己的薄弱点。初期目标不是做难题,而是“看懂例题、会做简单题”。

2. 现在开始学还来得及吗?如何规划学习时间?

完全来得及!但需要“狠心”投入时间。假设距离考试还有300天,建议每天至少分配3小时数学,周末加2小时。初期(1-3个月)主攻基础,每天按“看教材1小时+做题1小时+总结半小时”循环,教材选同济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配套习题。中期(4-8个月)进入强化阶段,每周安排2天真题套题训练,错题整理要分类(概念不清/计算失误/方法不对),建立错题本。后期(9-12个月)主攻模拟题和真题,重点研究出题套路,如数一常考的级数证明、数二多考的微分方程应用。时间分配要动态调整,比如发现概率论总是丢分,就增加专项练习时间,但保证整体框架完整。

3. 看不懂视频课怎么办?有没有替代方案?

看不懂视频课很常见,尤其是基础薄弱时。可以试试“三步法”:第一步先看课本例题,尝试自己推导;第二步快进视频课,只听知识点讲解,暂停时做笔记;第三步找配套讲义(如张宇30讲)对照理解。如果还是不行,试试更换老师或形式:比如基础阶段换汤家凤或张宇的基础班,他们的讲解风格更生活化;或者用B站上的大学公开课(如MIT单变量微积分)打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还可以加入学习小组,每周集体讨论难点,互相讲解能极大促进理解。最关键的是“输出”,尝试把看懂的内容讲给别人听,或者给学弟学妹做基础题,讲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没掌握的。

4. 数学完全不会导致数学三完全没戏了吗?

不一定!数学三虽然难度高,但只要方法对,基础薄弱也能突破。建议先做历年真题,分析自己擅长哪个模块(如概率论相对容易入门),重点突破。比如可以主攻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题部分只要求掌握基础题型(如计算题、简单证明题)。参考书方面,除了主流教材,可以加一套《考研数学高分指南》,里面有针对弱者的“易错点辨析”章节。同时调整心态,把目标定在“保三争四”,即至少拿到120分,这样总成绩也不会太低。很多名校对单科线有要求,但总分过线后复试机会依然很大。

5. 每天学数学到崩溃怎么办?如何调整?

崩溃是正常的,但要学会调节。可以试试“番茄工作法”: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每完成4组长休息15分钟。休息时做点放松的事,比如听音乐、散步。如果持续焦虑,每周安排半天“数学日”,当天只做1-2道题,或者干脆看轻松的课外书。心态调整要点:

  • 允许自己犯错,把错题当老师
  • 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今天比昨天多懂一个公式
  • 偶尔“偷懒”,但要及时回归
  • 。如果情绪严重,可以找研友倾诉,或者咨询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记住,考研是持久战,状态比单纯拼时间更重要。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百科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203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