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一2018年阅读

更新时间:2025-09-14 05:22:01
最佳答案

2018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常见误区剖析

2018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部分不仅考察考生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更注重对文章深层逻辑和作者意图的把握。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发现,即使单词和长难句都能理解,做题时仍会感到困惑。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分析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帮助考生突破瓶颈,提升答题准确率。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有效识别文章中的逻辑关系?

在2018年考研英语一阅读中,逻辑关系题占比较大,考生往往因忽视信号词而失分。比如在Text A中,作者通过"however"转折指出技术进步并未带来预期效果,考生若只关注单个句子意思,就很难理解作者批判的态度。正确方法是:首先标记文章中的转折词(如"but"、"although")、因果词(如"because"、"therefore")和递进词(如"moreover"、"furthermore"),其次结合上下文判断作者倾向。以2018年真题为例,第二篇文章中作者用"the real issue"引出核心矛盾,考生需从前后文推断出"the real issue"具体指代的内容,而非孤立理解。长难句中的插入语和分词结构常隐藏逻辑线索,建议用缩句法提取主干后分析。

问题二: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如何快速定位答案?

许多考生反映阅读中遇到生词会卡住,甚至放弃整道题。以2018年Text B为例,其中出现"skepticism"时,部分考生因不确定词义而误选选项。其实解题时不必纠结生词本身,可采取"语境代入法":首先判断该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如作定语、状语),然后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比如"skepticism"所在句提到"many researchers were surprised",通过前文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可以推断该词意为"怀疑态度"。更有效的方法是关注生词前后修饰的名词或动词,如"the results were surprising",这里的"surprising"提示"skepticism"与实验结果相反。对于2018年真题中常见的抽象名词(如"textual analysis"),考生可结合文章主题判断其具体指代内容,如根据前文提到"comparing different versions",推断该词指"文本对比分析"。

问题三:如何避免被作者主观观点误导?

2018年阅读中常出现带有作者倾向的论述,考生需保持批判性思维。以Text C为例,作者通过"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强调某观点,部分考生因被强烈语气迷惑而选错。正确做法是:首先识别文中所有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如"crucial"、"significant"),然后分析这些词汇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比如"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前文提到的是"economic growth",但下文马上补充"but social stability matters more",说明作者可能夸大了经济因素的作用。考生应关注文中是否出现"however"、"but"等平衡性表述。注意区分事实陈述与作者推论,如2018年真题中"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引导的句子通常为观点而非定论。建议用"标记法"处理这类题目:用方框标出强烈观点句,用问号标注可疑表述,最后根据原文信息逐一排除选项。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考研百科 |网站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1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193秒, 内存占用1.63 MB, 访问数据库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