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老师马原视频常见知识点辨析与解答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是很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徐涛老师的马原视频以其生动风趣的讲解风格,帮助无数考生攻克了这一难点。然而,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问。本栏目将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原知识点。无论是关于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还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徐涛老师的解答都将深入浅出,让你在轻松的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等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比如,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就会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思想和价值观就会成为主流。这并不是说社会意识完全被动,它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经济基础。徐涛老师用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点,比如,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更注重环保,就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要结合实际,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问题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剥削有什么关系?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核心秘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工资,但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获得的工资。这部分超出工资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比如,一个工人一天能创造10个单位的商品价值,但资本家只给他支付3个单位的货币作为工资,那么剩下的7个单位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就可以获得利润,这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剥削,就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行为。所以,剩余价值的存在,就是剥削存在的经济基础。徐涛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用了很多图表和计算,帮助大家直观地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问题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经济学基础。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本身就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比如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而社会主义制度,则能够克服这些矛盾,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当然,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徐涛老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还结合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指出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