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23考研政治冲刺阶段,考生们往往对一些核心考点感到困惑,尤其是那些易混淆且常考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栏目整理了几个高频问题,并给出详尽解答。内容结合最新教材和考纲,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解析难点,助力考生高效备考。以下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模块,希望能解决你的备考疑惑。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考研政治中,这一概念常与认识论结合考查。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它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实践决定认识体现在:一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有知识最终都源于实践;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进步推动认识深化;三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生需要掌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在答题时,可以分点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结合马原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等知识点进行拓展。
问题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哪些具体内容?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独立解放斗争的延续。从洋务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这一使命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例如,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就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里程碑。考生需要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记忆: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答题时,可以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根本保证。
问题三:如何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是引领各项工作的方向和动力。这一目标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体现了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发展。例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改革的重要抓手。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体现了这一点。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四个方面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机统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成果可能难以巩固;没有全面从严治党,其他“三个全面”也可能落空。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绘制逻辑框架图,帮助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要结合时政热点,如“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服务于“四个全面”,这样能提升答题的深度和广度。